
弘一?楷書十言聯
HONG YI
CALLIGRAPHY COUPLET IN REGULAR SCRIPT
據記載,弘一大師第一次到伏龍寺是在1931年底。當時他因“堅持以弘律為己任”,拒絕五磊寺棲蓮和尚募捐興辦“南山律學院”的提議,因而操勞過度,身心俱疲。這時,伏龍寺的誠一法師請弘一大師到伏龍寺靜養。身體稍有復元,即又于次年春赴金仙寺講律。1932年初夏,弘一大師第二次來到伏龍寺。他這次在伏龍寺的靜養禪修中寫下了平生最重要的一些書法作品。并曾對徒弟劉質平說道:“(我)每次寫對都是被動,應酬作品,似少興趣。此次寫佛說阿彌陀經功德圓滿以后,還有余興,愿自動計劃寫一批字對……為寫對而寫對,對字常難寫好,有興時而寫對,那作者的精神、藝術、品格、自會流露在字里行間。此次寫對,不知為何,愈寫愈有興趣……”此對正是成于弘一大師第二次禪居伏龍寺期間。落款中所提及的“箬峰”位于浙江寧波鎮海,正是伏龍寺所在的山名。
此件書法用筆,是明顯成熟的“寫經體”,樸拙圓滿,收斂蘊藉,耐人尋味。結體通透,字法揖讓,拙樸渾穆,恬淡自如。此法初成于50歲左右,其后日漸精湛。他在這時期曾精心抄寫多部佛經,故得精進。其書風筆法,以中鋒為主,體勢較圓,起落嚴謹,虔誠若行,意境淡雅沖和,公認為近代一絕,也是他自許為最精工之作。圓厚實朗的典型寫經書法,質樸沉緩,鎮定從容,處處一絲不茍,令人動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