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于右任?行書五言聯
YU YOUREN
CALLIGRAPHY IN RUNNING SCRIPT
于右任行書對聯“高山仰豪氣,深宅養靈根”,以空靈瀟灑的魏體行書出之,上款人“行嚴”則是章士釗先生。多才多藝,獨立獨行的章士釗,是二十世紀最杰出、也最富爭議的風云人物。孫中山曾說:“革命得此人,萬山皆響?!?br />
“高山仰豪氣,深宅養靈根”是于右任對章士釗人品、學問的完美闡釋,也是對二人深厚友誼的有力見證。
兩位先生早在辛亥革命之前就互有來往,1912年,章士釗受于右任之邀,主持同盟會的機關報《民立報》。據章士釗后來的回憶“于右任聞吾愿任斯職,大喜過望。雖然,此中有鐵門限,逾越不得,蓋吾非同盟會員也……”作為一個“外人”能即刻上任同盟會的機關報的主筆,其背后離不開于右任的力薦??谷諔馉幤陂g二人同在重慶,閑暇之余詩文唱和,互致情懷。
解放后,于右任渡臺,二人友誼并未受到距離的阻隔。1961年3月中旬,章士釗先生由香港回到北京,給周總理寫了一封信:“胡子(這是朋友們對于老的尊稱)最近給香港吳季玉先生來信說:‘今年是我老伴的八十壽辰,可惜我不在大陸,今年她的生日一定會很冷落,不會有人理睬她的。想到這點我十分傷心!’”章士釗在信中最后說:“胡子的這種心情,請總理予以注意?!焙蠼涍^周恩來的精心安排,了卻了于先生的心愿。
1970年,時于右任已過世六年,得知于右任元配夫人高仲林孤苦無依,組織上又以疏散人口為由,迫她移住他處,章士釗再次給周恩來去信“不妨在一般遷居令外,稍示寬大”。此事在周恩來的關懷下也得到了解決。
不避風雨,數十年的互敬互助,二人的友情就如同這書法,樸實而醇厚,在平凡之中見真奇。這件見證二老深厚友情的重要作品,曾被多家出版社出版著錄。從書法風格來看,是于氏魏體行書成熟時期的代表作品。于右任壯年,“朝臨石門銘,暮寫二十品。辛苦集為聯,夜夜淚濕枕?!比》ㄎ罕?,習古而化之,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魏體行書。他寫北碑求自然、重氣勢而不斤斤于方圓刻畫,為碑學開一生面。其書作充滿了雄渾沖淡的神韻,中鋒“活筆”的妙趣、簡凈險絕的體勢、豪放瀟灑的意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