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吳昌碩?行書五言詩
WU CHANGSHUO
CALLIGRAPHY IN RUNNING SCRIPT
吳昌碩在書法觀念中注重氣勢,以氣取勝,力追古拙。他廣泛學習,入古出新,廣參博涉及,終于達到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座高峰。吳昌碩真草篆隸各體皆能,熔碑學、帖學于一爐,其雄強書風直追三代、秦漢,一掃宋元以來的精巧、陰柔風格。吳昌碩的書法,就氣勢言如長江大河,有一瀉千里的氣概。沙孟海先生說他“行草書純任自然,一無做作,下筆迅疾,雖尺幅小品,便自有排山倒海之勢”,當為中肯之評。
此四屏書法古拙遒勁,于法度之外別開生面。用筆時而厚重沉著,時而瀟灑飄逸,起筆與橫筆多沉實,撇筆多細長,有如其畫梅之法。結字多欹側,但以筆劃之粗細保 持字形的穩定,無傾倒之勢,充分體現了吳氏書法用筆遒勁,氣息深厚,結體以上下左右取姿勢的書法特征,并可從中看到許多繪畫的用筆特點,面貌獨具一格。
在吳昌碩擅長的篆,隸,楷,行,草諸體書法中,行草成熟最早,應用也最為廣泛。從此幅作品的題跋可以窺見,其行書收放自如,潤燥相宜,有排山 倒海之勢。吳昌碩的行草早年受帖學影響,四十歲左右逐漸摻入篆書筆意,七八十歲以后便形成此幅作品中這種篆,隸,楷,行,草各種筆法溶于一爐,雄渾蒼勁,恣肆老辣,自家風貌已臻成熟,達到孫過庭“通會之際,人書俱老”的境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