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吳大澄?篆書臨師遂敦蓋
WU DACHENG
CALLIGRAPHY IN SEAL SCRIPT
甲申之亂,中日角力朝鮮半島。內亂之中,清廷朝鮮所駐的袁世凱一部,雷力風行,作戰悍勇,不出一月便擊潰叛軍,重奪國王,進而掌控朝鮮全局。駐朝期間,袁世凱對外染指朝鮮軍政稅務,于內籠絡清廷疆臣,不料卻終因風頭太盛而遭到朝鮮王族與朝中清流彈劾排擠。1885年,在日朝談判中一直處于幕后策劃的吳大澂奉詔以“查辦”之名登陸半島,接手了袁世凱在朝鮮苦心經營的全部事務。
相比于軍政大權的流失,吳大澂手中的“查辦”之權才最讓袁世凱膽戰心驚。甲申一戰,袁世凱木秀于林而不知收斂,朝中以翁同龢為首的清流一黨正欲借此剪除淮軍羽翼。然而前來奉詔“查辦”吳大澂并沒有為難這個與自己兒子差不多的年輕人,反而極重其才。朝鮮之行,陰差陽錯的奠定了日后二家姻親的密切往來。袁世凱不通科舉,在正牌進士吳大澂的面前總有相形見絀之感。然而吳大澂卻以“凡秀才,當以天下為任;求忠臣,必于孝子之門?!钡淖瓡撟鳛樵绖P離開朝鮮的贈禮,其中殷切之望,一目了然。(該聯原為袁世凱十一子克安所藏,后經蘇富比釋出,創造了吳大澂作品的最高成交記錄。)
此幅臨《師蘧敦蓋銘》與“乙酉忠臣孝子聯”相似,都屬吳大澂為袁世凱所作的篆書作品。吳大澂一生酷愛金石,精于鑒別與古文字考釋,書法之中又以篆書最著,并與古籀文結合,淵雅樸茂,功力甚深。圖中筆法嚴謹持重,中鋒澀進,筆畫具有很強的剛性特質。上緊下松,筆畫粗細勻稱,空間排布均勻,轉折圓中見方,轉筆處隨性沖和,盡可從高古之中窺其天然意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