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何紹基?隸書八言聯
HE SHAOJI
CALLIGRAPHY COUPLET IN RUNNING SCRIPT
中國書法藝術發展到明代,由于受閣帖所囿,幾無路可走。清代碑學中興,一掃帖學纖弱衰頹之勢,給中國傳統書法藝術注入了新的活力。隨著古文字學、金石學研究的深入,許多書家從三代金文、秦刻石、漢碑、魏晉南北朝碑版中追摹古人,吸取營養。因此,隸書的崛起,也就成為清代碑學勃興的必然結果。與宋、元、明崇尚帖學的風氣不同,清代中期以后的書家幾乎都寫篆隸,并出現了許多篆隸大家。何紹基就是清代末年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。
何紹基的書法由顏真卿、歐陽詢上追秦漢六朝,所取極博。他在《暖叟自評》云:“余學書從篆分入手,故于北碑無不習,而南人簡札一派,不甚留意?!币虼?,他的書法能取秦漢各家之長,熔鑄一爐,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。篆、隸、楷、行四體皆精?!肚灏揞愨n》是這樣評價的:“行體尤于恣肆中見逸氣,往往一行之中,忽而似壯士斗力,筋骨涌現,忽又如銜杯勒馬,意態超然。非精究四體,熟諳八法,無以領其妙也?!笨梢姾笕藢ζ湓u價之高。 何紹基的隸書富于變化,筆法淵源于《石門頌》、《禮器碑》、《張遷碑》,可是又不受其約束,而是在臨摹漢隸的基礎上,熔鑄古人,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。此幅作品可謂其隸書的代表作。其通篇體勢嚴整,筆法穩健,秀逸而又雄渾古樸。字取縱勢,體類楷書,一反漢隸方偏的體勢。中鋒用筆,逆入平出。橫劃多左高右低,豎劃有的取彎勢,撇捺左右張開,個別字獨立地看仿佛重心不穩,但整幅看,卻給人以協調的美感。由此可以看出書家獨特的審美追求。
在他的此幅隸書作品中,多使用了篆書的圓筆筆法。篆書作品中又融入隸書的方折筆法。形成呈現出篆隸互融的古拙樸茂之趣,也是他書法最具有特色的一環。正是這樣對隸書精髓的準確把握,才能夠自然的移入其篆體創作中。同時,由于其重視篆分,勤練不輟,篆意才得以在其隸書中體現。這也體現了其在書法上融會貫通的本領,繼鄧石如、尹秉綬之后,為清代碑派書法又開辟了一種嶄新氣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