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品信息
藝術家:張大千
作品名:長生殿
質 地:紙本
尺 寸:113×62cm
編 號:0166
估 價:6500000~7500000
成交價:RMB 11,200,000
張大千 長生殿 2009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“南張北溥”—張大千 溥心畬作品專場 作品號:0166 2009-12-14 下午13:30
展覽:張大千畫展,巴黎近代美術館,編號21,1956年6月。
備注:1、溥儒楷書題《長恨歌》,張大千自題盒。
2、張大千夫人徐雯波舊藏。
3、香港蘇富比2000年秋拍中國書畫專場封面。
4、張宗憲先生友情提供。
在天愿作比翼鳥 在地愿為連理枝
——徐雯波舊藏張大千《長生殿》賞析
羅漢
李楊愛情是中國文化里的經典篇章,同時也是中國藝術最著名的靈感來源和原材之一。從白居易《長恨歌》、白樸元劇《梧桐雨》到洪升名作《長生殿》,皆是其類;而以繪畫的藝術形式再現李楊愛情的,歷代也多有所作,徐雯波舊藏的張大千《長生殿》當是其中最具藝術感染力的作品之一。
《長生殿》創作于40年代后期的上海,當時徐雯波剛與張大千新婚,故畫作或竟為張大千贈徐雯波的定情物,只是未曾言明罷了。畫上張大千以其天縱的才情譜寫了一首出塵的愛情之歌。畫的主體是橫臥在氤氳樹叢中的宮殿,前庭開闊平遠,李楊二人在殿前憑欄而立、相對無言。宮殿出以界畫,繁復奇巧、斗角勾心,而蒼松翠柏則純以水墨寫成,一工一寫,一色一墨,極是動人。而蜿蜒于宮殿、樹叢間的云氣,又使人恍然間覺得李楊正在天上相見。整幅似實似虛、若夢若幻,莫可確指,展卷之下,備極哀感頑艷。
1955年12月,該作隨張徐伉儷赴東京,參加由日本國立博物館、東京博物館及讀賣新聞等單位聯合主持贊助的“張大千書畫展”。當時,與張大千并稱“南張北溥”的溥儒正游于東京,一見,即在畫上以其精絕小楷為書白居易長詩《長恨歌》,一語道破畫中心事。白氏《長恨歌》為李楊愛情一唱三嘆,極為哀回婉轉,而詩境則頗是朦朧迷離,與張大千此幅所繪正可稱異曲同工;而其中“在天愿為比翼鳥,在地愿為連理枝”名句,恐怕亦是此幅主旨所在。此外,再配以溥儒精擅的小楷書,更是一幅三璧,豈可等閑視之!
次年年中,《長生殿》在巴黎近代美術館舉辦的“張大千畫展”上完美現身,隨后被徐雯波藏于篋中、秘不示人,直到近50年后交付拍賣。-這也可看出徐雯波對《長生殿》的珍視程度,至似有以之為張大千本人之意。
《長生殿》不僅充分再現了富有傳奇色彩的李楊愛情,同時也是現代升華版的李楊愛情-張徐愛情-的見證,更得溥儒精妙小楷為之作注,又經當今華人第一藏家張宗憲先生的藏篋,如此重物,目前所知,僅此一件而已。